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市民质疑:主席的耳朵怎么只有一只?
- 2025-01-11 - 创意礼品蓝牙耳机
产品详情
画中的主席双眼略微向上,似乎正在眺望远方,眼神充满力量与温和。负责此次画像任务的,是曾在延安鲁艺当过美术教员的
此刻,他正满怀喜悦地站在城楼前,看着自己亲手绘制而成的巨型画像。突然,人群中传来一声疑问:“主席有一只耳朵看起来不太好看?”随即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而且眼睛向上,看起来也有点奇怪。”
听到这样的评价,辛莽愈发觉得画像不够完美,赶紧叫人撤下画像,重新绘制了一幅新的,这一次,主席的整个面部完整清晰,眼神亦平视着前方。事实上,每隔一年就要更换一次,是为何呢?
1949年10月1日,是所有中华儿女无法忘怀的日子,是无数人见证新中国诞生的日子。
在这样崭新的一天,毛主席的巨型人物画像,出现在了广场砖红色的城墙上,远远望去,仿若大地上冉冉升起的一道曙光。作为开国大典上的“重要人物”,他耗费了周令钊一干人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。
此前,董希文曾为主席画过两次画像,分别是在2月的解放大会和7月的七七事变纪念大会,不过都未能充分地展现主席的人格魅力,还原其身上的那股精神气。所以,此次周令钊的任务艰巨,毕竟他所主笔的画像,将被全国人民给看见。
绘制过程中,周令钊广泛采纳同行、学生们的意见,就一个普通的衣领都经过了几番修改,最后画成较为板正严肃的中山领。
第二年,画像的主笔人换成了辛莽,经历了耳朵不美观以及目无群众的指正后,他才最终绘制出令大众满意的,受到一众好评。他所主笔的这幅画像,一直使用到1952年,每到国庆节前夕,就会由他亲手重新绘制一幅一模一样的。
1953年,正值国内掀起三大改造浪潮的新兴时期,的主笔人换成了来自央美的知名教授张振仕。这一年,张振仕已经59岁,绘制一幅高6米,宽近5米的人物肖像,对他来说并非易事,可在接到邀请的时候,张振仕先生基本上没有片刻地犹豫,立马就答应下来。
当时,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的时候,广场的城楼都必须要换上一幅全新的,以此作为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。只要接到绘画指令,张振仕便会马上着手准备,不舍昼夜地作画。
每到夜深人静之时,张振仕小院里的灯光格外显眼,只要一推开门,就能看见他伏案桌前的身影,昏黄的灯光在他的脸上流过,能够让人窥见其专注的神情。
直到1964年,张振仕才将这份无比重要的工作,转交到王国栋手中,并郑重地告诉他,一定要好好画,争取更上一层楼。此后多年,张振仕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美术事业,1977年是还特意为周恩来画了一幅侧坐在沙发上的油画,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夫人。
至于接过衣钵的王国栋,则一直带领他的团队,承担着为的重任。时至今日,王国栋主笔的毛,依然高高地悬挂在城楼之上,一年一换从未有过例外。
王国栋,1931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商人家庭,家里世代经商,从路边小摊到砂锅居饭庄,家族产业实力可观。自然而然地,王国栋的父母希望他能继续传承家业,将自家的商业版图逐步扩大。可惜,王国栋生来就没有经商的头脑和兴趣,反倒是一心一意地扑在画画上。
小时候,他总是会在自己的课本上涂涂画画,最开始并没有具体的形态和色彩感。老师、父母也不以为意,当他是小孩子无聊时的消遣和玩乐。等到长大一些,王国栋想到自己应该是喜欢画画的,便想方设法地要求父母送他去画馆学习。
家里多年经商,画馆的学习费用压根不算得上什么大钱。没多久,王国栋如愿以偿进入了家附近的一个绘画班,每天放学做完功课,就直奔画馆。兴趣是最大的“老师”,王国栋对画画的热情并没有在日复一日地练习中消磨殆尽,反而愈发不可收拾,彻底走上了美术的道路。
由于常年累积而成的基础,王国栋成功进入了北京知名的美术学校。四年的大学生活,给予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创作灵感,不仅课业成绩十分优异,还受到了北京美术公司领导人的青睐,一毕业就去那里上班。
1964年,由于张振仕先生年纪大,对绘制毛这一工作渐渐力不从心。官方便决定广纳人才,在北京美术广告公司,选一个合适的人选接替张振仕的工作。
此时,而立之年的王国栋,正满怀一腔热血与激情,出于对自身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主席的爱戴,他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画师选拔大赛。为了准备参赛作品,王国栋开始没日没夜地描摹主席的画像,有时还会结合主席的照片加以参照对比。
十年磨一剑,王国二十多年的刻苦绘画,让他在一众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绘制的首席主笔人。
很快,王国栋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任务,为主席绘制一幅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画像。在动笔之前,王国栋要解决多个难题,首要的就是颜料的选择。要挂在室外长达半年或一年的时间,要经历风吹、日晒和雨淋,颜料的质量尤为关键。若是颜料不合格,挂上去的画像可能支撑不了太长时间,重新绘制又将耗费众多人力物力。
因此,王国栋接连好几个天,都游走在各大颜料市场,却一无所获。最后,他决定大胆一试,自己亲手调制颜料。
依靠自身所学的知识和专业书籍,王国栋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,顺利调制出了一款合格的绘画颜料,不仅能抵抗住自然天气的摧残,还能长久保持画像的原有色彩。
随后,王国栋开始着手人像绘制,他选择了一张主席平视前方的正面免冠照,并亲自见过主席本人后详细地记录其面部特征和细节。为了让画像更加的生动形象,贴合主席的真实面容,王国栋没有放过任何的小细节,就连泪沟、发际线都是完完全全地还原。
此外,他还利用光影和明亮的不同,尽力保证整个画像的纹路平整,减少灰尘的渗透。
最后阶段是组装拼接,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,主席的巨幅人像需要用几块画布拼接在一起,拼接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接缝的痕迹。
于是,王国栋再度四处奔波,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,才在哈尔滨找到一家合适的工厂,订购了一张长6米、宽5米的巨型画布。崭新的画布挂上城墙,王国栋每天就在搭建的安全脚架上工作,画几笔就爬下来看成图效果,看完后又爬上去接着作画。
就这样,在王国栋的不懈努力之下,新画像大功告成,一幅栩栩如生的主席半身像出现了。最为传神的地方,莫过于主席的一双眼睛,传递着温暖而又直击人心的无穷力量。
或许是从张振仕手中接下了重任,王国栋早早开始培养起自己的接班人。他收了一批徒弟,带着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画像小组,该小组的主要任务,就是绘制。在教育徒弟方面,王国栋十分有原则,他致力于培养徒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,并希望能将这种精神发扬到绘画过程之中。
当时,刚刚大学毕业的徒弟们,跟着师傅王国栋来到了非常偏僻的山野农村。作为学美术的孩子,徒弟们的家庭条件普遍较为优越,基本上没有人干过农活,王国栋亦是如此。但是,既然是磨炼精神意志,王国栋毫不动摇地以身作则,每天带着徒弟们下农田干农活,对吃穿住行毫不挑剔,吃饭就吃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,晚上就睡在硬板搭建的大通铺上。
整整三个月时间,王国栋和徒弟们都被晒黑了好几度,但他们乐在其中,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每一份成果。
王国栋教徒弟们画画不说,还教他们亲力亲为准备画具、画架和画布,一概不许到市场上去买现成的。在他看来,只有亲手准备所有的工具和材料,才能挑选出最好的颜料、画布以及画笔等等,最终呈现出的整个作品才能真正达标。
同时,王国栋还教导徒弟们,一定要勤俭节约,即使是画错、画废的作品,也不能到处乱丢,可以将边角空白干净的地方裁剪下来,留着写生或随笔练习的时候用。
在这个严师的教导之下,徒弟们的绘画成绩都十分优异,经常跟着王国栋一起绘制,有的出谋献策,有的到处找材料。多年以后,画像小组解散,王国栋的不少徒弟离散各地,可他们永远记得那个在城楼前奋力画画的身影。徒弟之一的刑秋成还回忆道:师傅一画起就十分投入,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还站在木架上,也因而好几次从木架上摔下来,浑身都留有疤痕。
其实,王国栋虽是商人子弟出身,平日的生活却十分朴素简单,绝对没所谓纨绔子弟的恶习。三大改造期间,王国栋积极做出响应国家“和平赎买”的号召,主动无偿将自家的砂锅居饭庄上交给了国家。国家当然不可能白拿一份产业,便提出用17套房产来换。
百般无奈之下,王国栋只好接受了这些房产,没过多久又将其作为党费交给了国家。他明白,国家刚刚成立不久,正是需要花钱、用人的时候,自己绝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加重财政的负担。
等到后来工作单位分配房子,王国栋一家人才得以搬进一套三居室。可是,他意外发现了自己的一名同事,一家好几口人挤在狭小的一居室内,内心实在过意不去。秉持高度的奉献精神,王国栋在和一家人协商一致后,主动将三居室让给同事,他们一家则搬到同事住的房子里。
王国栋还教育孩子们,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奉献精神,力所能及地为社会群众服务。正因如此,王国栋周围的同事、朋友以及学生,都对他的评价颇高,很是尊敬和欣赏他。
1992年,王国栋正式退休,曾经的画像小组由徒弟葛小光接手,他就此过上了普通老头的晚年生活。在每个不站在木架上画画的日子里,王国栋都会到家附近的公园里散步、喝茶,时常和同龄的几个老头儿们下下围棋,极少有人知道,他曾为毛主席画了一辈子的画像。
2019年8月23日,88岁的王国栋重病难治,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床上黯然离世。
看似寻常的一幅画作,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至今走过的每一步。每当一幅新的画像挂上广场之时,就寓意着新一年新的开始,是对过往的继承与发展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期盼。
更具匠心的是,画作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画师们的心血与付出,他们身上有着独特的匠人精神,既不轻言放弃,也从不敷衍了事,将每一份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。
像张振仕、王国栋这样的匠人,数之不尽。他们的存在,筑成了新时代的中国,凝聚了新时代的精神力量,让东方雄狮以更为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林。当下,新一代中华儿女,应接续传承,继续先辈们的伟大事业,为中国的未来注入新的力量活水,推动祖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