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晚上睡觉必须全黑吗?窗帘漏光、开小夜灯有影响吗?
- 2025-04-06 - 创意礼品蓝牙耳机
产品详情
其实,褪黑素的分泌,受到光线的「调控」。只要眼睛感受到了光线,这个信息进入大脑里,就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。
白天太阳出来,光很亮,大脑就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身体就能保持清醒,参与各种活动。到了晚上,黑暗的环境缺少光线,大脑又会让褪黑素加速分泌,人就昏昏欲睡,开始休息。
有实验发现,晚上室内的光线,会降低人体褪黑素的水平,推迟入睡的时间[1]。
即使人已经睡着了,明亮的光线% 以上褪黑素的分泌,让人更容易醒、睡不踏实[1]。
首先有必要了解的是,对于孩子来说,出生 3 个月开始,体内的褪黑素机制才会慢慢建立,随年纪的增长,1 岁以后,孩子体内的昼夜节律才开始越来越明显。
睡觉的时候有光,会在某一些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,让睡眠没那么好,但对孩子长高没影响。
首先,褪黑素,确实对生长激素有促进作用,但是影响生长激素的因素,不单单只有褪黑素一个。
生长激素,还会受到皮质醇、运动量、光照时长等等各种影响。褪黑素的多少,并不能直接和生长激素的多少划等号。
其次,光线确实会影响褪黑素分泌,但要达到能影响身高发育的光线,也是有条件的。
在 2012 年的时候,有国外学者发布过一个关于身高的研究。他们经过长达 13 年的跟踪研究,就为了搞清楚光线和身高之间的关系。
他们发现,晚上4000 lx以上强度的室内光,才会影响褪黑素分泌、影响身高[2]。
大概相当于一个 300W 左右的白炽灯。大部分咱们家庭里光,强度都在 500lx 以内,远远达不到这个强度。
很昏暗的灯,大部分的强度都 < 3lx,对褪黑素的影响都不大,更别提影响生长激素了。
只要选择符合下面这 3 个条件的灯光,对孩子的褪黑素影响就比较小,不太会影响睡眠质量了:
有研究发现,强度 3lx 以内灯光,比较昏暗,对儿童的褪黑素影响比较小[3]。
普通的小夜灯,照度数如果是 2.5~25 lm,那么距离小夜灯 1 米远的地方,光照的强度大概就是 0.2 ~ 2 lux。而且距离越远,小夜灯的强度会更小。
色温越高的灯光,抑制褪黑素的效果就越大。低色温(偏暖色调)的灯光,对孩子的褪黑素和睡眠的影响更小。
建议给孩子选择 3300 k 以下的灯光,属于低色温的范围,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小。
在所有光谱中,蓝光对褪黑素的影响比较大。因为眼睛的感光细胞,对蓝光的波段最敏感,所以蓝光光线的信号,非常容易被大脑接收,影响褪黑素分泌。
有研究证明,在晚上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停止 15 分钟后褪黑素的分泌能够获得恢复。白色光、比较亮的光、屏幕光一般都包含了蓝光, 用不含蓝光的灯,就会降低对褪黑素的影响。
不含蓝光、低色温(暖色调)、小于 3 lux(昏暗)的灯光,在夜间对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比较小,不需要太焦虑。
看到这里,相信我们大家的心里应该都有了结论:孩子睡觉有昏暗的光,不影响长高,也不可能影响睡眠。
1. 担心窗外光太亮,家里可以换成厚的遮光窗帘,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优先考虑使用眼罩;
3. 选择昏暗的暖光灯,放置于远离床的位置,最好是床面以下,光线. 若孩子怕黑,可以多陪伴孩子,帮孩子逐步适应黑暗中睡觉。